首页 > 宏观 > > 正文

财政“开源节流”迫在眉睫 用好金融工具为财政开源节流

中国金融网|2023-09-18 09:42:48
阅读量:
  近年来,地方财政收支的压力日益加剧,为财政“开源节流”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市场产品货架日益完善,专为民生基础设施融资设立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有望成为为财政“开源节流”的工具。
  资料图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目前国际市场通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拥有快速融资、集合投资、收益共享、风险分散等优势。这种产品,我国从2000年初就启动了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培育,我国金融市场终于具备了初步条件。2020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启动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出台了政策文件,明确了具体要求: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首次发行规模不低于10亿元;基础资产涵盖市政、交通、水电、仓储物流、工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类型;项目领域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清晰的基础资产权属。
 
  从这些年我国的实践来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市场表现亮眼。主体多元化,参与范围广,对经济活动的调动力强,综合效益明显,加大力度推进具有充分的现实性。
 
  理论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全生命周期都孕育着财源。一是产品问世前的资产重整阶段,相关资产剥离和股权转让会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二是被投基础设施获得融资后,经营情况改善也可增收。三是参与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收入增加,自然增加相应税收。四是持有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份额的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也能带动税收增加。五是最终基础设施本身的增值和再次转让,还能形成可观的财政收入。可谓每个环节都能为财政开源。
 
  实践中,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对当期财源的直接贡献较少。这是由于试点政策所致,而非工具自身特点所为。国家为支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出台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减免税政策,使得目前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基本可视为全链条免税产品。放眼长远,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对财政增收的撬动作用很大。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链条涉及行业类目多、市场主体多、金融中介多,有助于产融结合,丰富业务种类、扩大营业收入;有益于活跃市场交易,加速市场要素聚集;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这些都对财政增收有着长足的利好作用。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可为财政节流。从支出角度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能大大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基础设施是社会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理应由公共财政负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恰恰能够降低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支出对财政资金的依赖,让社会资本能够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
 
  从发展的角度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为财政节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持续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将有形的“大块头”的基础设施,提炼分拆成无形的“小不点”基金份额,衔接金融市场交易制度,方便转手、分担风险,减轻了投资者的投资顾虑,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融资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流相对更加稳定、更可持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推进建设。
 
  开源节流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正是应势而生的一个产品。我们应该立足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的新形势,着力应对新挑战,从收支两条线和财政、金融双视角来审视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这个金融产品,使其在首都高质量发展中真正发挥新作用。
 
  具体来说,可建立四种机制促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一是建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财税贡献的跟踪监测机制。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相关各方的收入数据纳入财源大数据系统,动态跟踪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开源”和“节流”效益。二是建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基础设施项目效益评估机制。考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开源”/“节流”比率,综合评估筛选优质项目,力求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撬动作用最大化。三是建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融整合能力的联动推进机制。用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串联功能,发掘有资本运作能力的市场主体和熟悉资本市场运作的金融机构,扣紧财政与金融的衔接。四是建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前后的分析对比机制。跟踪研判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对经济发展全局和财源建设的拉动和影响,及时评估实践效果、快速查摆纠偏、优化模式机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市场建设的“双向奔赴”,用经济全局的高质量发展保障财政收入的高效率增长。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