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 正文

进博会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 多家展商点题绿色金融

中国金融网|2023-11-08 10:21:58
阅读量: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日报》记者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关注到,中外嘉宾积极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话题,不少金融机构在进博会上展示了相关创新产品与服务,尤其聚焦绿色金融方向。

  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

  记者在进博会了解到,上海作为金融要素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精准把握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诉求,深化数据平台建设,多维度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金融为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持。”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活水’聚力服务实体经济”分论坛上表示,下一步上海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加快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在各地积极汇聚金融“活水”,发挥润泽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实体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论坛上表示,一是科技创新更加活跃,新科技转化为新产业的周期不断缩短;二是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提速;三是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四是全球贸易受到非经济因素扰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面临更多考验。

  “实体经济发展的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客观上对金融服务提出许多新需求。”陈四清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陈四清看来,这是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作的战略考量,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目标,也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与会专家指出,面向实体经济新需求,要开发更多精准适配的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激活全球经济增长动能。

  多家展商点题绿色金融

  据了解,上海正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和产品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打造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更好发挥金融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助推作用。

  记者注意到,本次参加进博会的不少金融机构“不约而同”点题绿色金融。

  “六年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绿意盎然。”渣打银行(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表示,进博会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包括渣打在内的跨国金融机构,借助进博会平台,引进和展示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对接,并通过合作协议携手企业客户促进实体经济向“绿”。

  据介绍,2022年,渣打银行与华友钴业在进博会签约,之后不断加深合作;2023年,渣打为华友钴业发放首笔符合渣打集团《绿色和可持续产品框架》的可持续贷款,助力华友钴业采购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中间产品的原材料提供金融支持。此笔贷款同时符合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

  11月6日,汇丰发布了为本次进博会特别定制的《海外企业看中国2023》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八成(87%)受访海外企业表示将拓展中国业务布局。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消费市场规模以及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机遇,是吸引海外企业加大布局的主要动力。调查显示,受访企业普遍认为可再生能源(42%)、电动汽车(41%)和节能产品(40%)是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新经济产业与低碳转型所释放的巨大潜力,更多全球企业将会从中国市场的增长机遇中获益。”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

  已第六次赴进博之约的南洋商业银行,在本次进博会从展台设计到参展期间的内容安排,紧紧围绕“商融•共生”这一主题,展示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南洋商业银行执行(中国)董事长孙建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双碳”战略中,上海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有望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低碳技术等领域开创性地进行一系列金融创新,助力上海成为绿色金融中心。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