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市 > > 正文

国有银行是二永债发行主体 四季度银行资本债发行有望加快

中国金融网|2023-11-05 08:13:38
阅读量:
  临近年末,多家银行的阶段性“补血”工作告一段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先后披露关于大额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进展,重庆银行、邮储银行也相继完成永续债的发行。对应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次级债方面仍有一定发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满足银行外源性融资需求外,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和商业银行永续债(以下统称“二永债”)也逐渐成为债市“温度计”。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指出,“二永债”估值表现与市场供需、资金链和基准利率息息相关,因此较能反映当前债市热度。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二永债”收益率与利差有望随债市调整由低位反弹。

  国有银行是“二永债”发行主体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国有大行公告资本补充进展。10月27日,农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簿记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包括5+5年期300亿元,发行利率3.45%;10+5年期300亿元,发行利率3.55%。其中,10+5年期品种发行规模由100亿元增至300亿元,继续保持了该品种最大市场发行规模的纪录。

  稍早之前,中国银行宣布完成总额7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其中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450亿元,票面利率3.43%;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250亿元,票面利率3.53%。

  建设银行新一轮二级资本补充计划也在路上。从建设银行收到的批复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该行发行2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发行。

  永续债方面,邮储银行与重庆银行则分别完成300亿元、25亿元的永续债发行,所募集资金均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这种国有银行占据“二永债”发行主力的态势并非近日才出现。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1-9月,商业银行新发二级资本债主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国有银行发行规模为4000亿元,占比79.48%,较2022年占比提升7.01个百分点。永续债方面,1-9月新发永续债主体类型主要为国有银行与城商行,占比分别为75.54%和20.68%,其中国有银行占比亦较2022年提高。

  四季度银行资本债发行节奏有望边际加快

  国有银行密集发行大额“二永债”,除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外,也与TLAC监管要求有关。按照《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风险加权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16%。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我国入选G-SIBs的四大国有银行已达TLAC杠杆比率要求,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6%,但TLAC风险加权比率暂未达标。

  据民生证券测算,在上述要求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资本补充缺口规模分别为3203亿元、6960亿元、5559亿元、4766亿元,次级债仍有一定的发行空间。

  在达标压力下,G-SIBs加快“二永债”发行节奏在情理之中。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指出,短期看,国有银行通过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诉求增强;长期看,虽然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于近期分别获得4500亿元的资本工具额度,建设银行获得2000亿元二级债额度,但不能完全覆盖自身TLAC缺口,未来G-SIBs或通过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等其他渠道补充资本,对“二永债”市场形成资金分流。

  作为债市的“风向标”之一,“二永债”的利差行情关系到其配置价值。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指出,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而言,国有银行、股份行的永续债票息较二级资本债高10bp左右,更具性价比优势,可待利差调整结束后择机布局;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机构而言,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区AA+及以上等级的城商行、农商行估值收益率较高。

  展望四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债发行规模有望继续增加。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8月以来国有银行新一批资本补充债券落地,批文额度充足,在TLAC达标压力下有较强补充资本需求,“二永债”供给节奏预计将边际加快。

传播矩阵